毕节纳雍:林下经济活力十足
夏日,纳雍县化作林场林海翻涌,生机无限。
“发展林下经济,助力乡村振兴。”进入林场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标语,这充分展现了化作林场的林下产业效能。
发展林下经济,是近年来纳雍县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重要举措,而化作林场林下经济产业园的规划建成,则是这一举措的生动实践。
走进化作林场的林下经济产业园,务工群众正穿梭林间,采摘红托竹荪。“这几天竹荪正是盛采期,每天超过20人采摘,8点就开始了。”红托竹荪种植基地负责人杨道才向记者介绍。
纳雍县化作林场始建于1958年,总面积92025亩,其中林地面积88028.9亩,非林地3996.2亩。所辖林区覆盖化作、寨乐等7个乡镇,森林蓄积量18.4万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85.6%,是林下产业的天然“孵化地”。2021年,在纳雍县委县政府的产业部署下,贵州金蝉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入驻林场,发展林下红托竹荪种植。
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纳雍县的国有农投公司,是食用菌种植的省级龙头企业,申请受理专利29项,取得授权专利9项,形成集研发、生产、加工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,开发“食用菌”系列产品10余种,具备年产菌棒3000万棒、红托竹荪鲜品1000吨、黑木耳干品300吨的生产能力。
有了龙头企业的带头,县内外多家农投公司先后入驻林场,多形式、多类型发展林下种养殖产业。目前,化作林场林下经济产业园已种植红托竹荪1000亩,中药材2000亩,林下养鸡年出栏近3万羽,建成“林菌+林药+林禽”循环发展的省级林下经济示范点。
林下经济,重在惠民。公司进入林场后,杨道才等一批技术人员也扎根林场,“除了公司的种植,我们肩负着带动群众的责任,把技术教给他们,鼓励他们自己发展种植,把林下产业做大做强做优。”杨道才说。
除了务工和鼓励发展种植,产业园区还和周边村(社区)实行共建共享模式,让村(社区)也搭上绿色发展的“顺风车”,享受“生态红利”。
据介绍,产业园区的林下产业均实行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经营形式,周边村(社区)村集体合作社合作,公司出资,提供技术指导,合作社组织农户务工,产业的利润按照5:3:2进行分配,50%用于公司发展,30%用于奖励务工农户,20%用于村集体经济积累。
利益分配机制成熟,搭乘林下产业的“春风”,周边农户实现了多项增收,化作乡安大挎村村民刘先美就是其中一员。刘先美是村里的护路员,每天早早地完成清洁道路的工作后,她就入林场务工,日工资超过100元;连续务工3个月后,可以得到基地的务工奖励,还参与村集体合作社的分红。“算下来一年有2万多元,还可以照顾家庭。”在家门口就等你赚到可观的收入,刘先美笑容满面。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,纳雍县依托森林资源,在发展林下经济中,按照“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”的发展思路,因地制宜打出了政府、企业、合作社、农户的多方“组合拳”,推动林下产业逐步向好,林下经济“活力”十足。
来源:众望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