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
贵州安顺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于2013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试点建设,公园规划建设期为8年(2013-2020年),试点建设期为5年(2013-2018年);2018年12月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,并于2019年1月获正式授牌。湿地公园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东部,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,是云贵高原上典型的河流湿地为主体的湿地公园,涉及大西桥镇、旧州镇、黄腊乡、刘官乡4个乡镇,河道长32公里,规划总面积601.24hm2,湿地总面积为486.6 hm2,湿地率为80.9%,总投资2.2亿元。湿地类型有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,包括永久性河流,洪泛湿地和稻田3种湿地类型,其中以永久性河流最具保护价值。邢江河湿地由永久性河流、洪泛湿地、稻田和周围山体的植被共同组成的复合湿地系统,在黔中喀斯特地貌密集的西秀区,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上,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,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。
一、基本建设情况
管理服务中心:面积为1500平方米,于2018年4月开始建设,现已完成工程量的95%以上,是一个集湿地管理、科研监测、游客服务和集散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中心。
科普体验馆:分为上下两层,面积为920平方米,于2018年5月开始建设,到目前为止基本建设完成,分为五个展示单元,利用动植物标本、文字、视频、湿地全景展示等方式宣讲湿地知识和文化,集知识性、趣味性于一体。
其他基础硬件设施:3个管理站350平方米、仙人坝观景台服务点500平方米、生态绿色停车场及集散广场2500平方米、4个污水处理站、生态公厕5个等。
二、功能区划分
根据邢江河湿地公园的特点,公园划为五个功能区,即管理服务区、宣教展示区、保育区、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。
管理服务区面积3.54公顷,占整体面积的0.6%,是集管理办公、科研监测、科普宣教、游客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,也就是大家现在所在的区域,主要包括了管理服务大楼、科普体验馆、集散广场、停车场等。
宣教展示区面积32.28公顷,占整体面积5.3%,集科普宣教、城镇绿廊、休闲观光为一体,形成黔中湿地科普教育基地以及湿地农耕文化平台。也就是我们浪塘村一带,其中,步行科普长廊约3公里,各种宣教标识标牌600多块,占全公园的一半。目前我们还在进一步提升,拟增加各种知识性、趣味性、互动性宣教展示内容。
保育区总面积222.94公顷,占整体面积37.1%,主要包括河流水面、沿岸植被以及部分山体森林。保育区的湿地植被和山体植被保存较为完整,承载动物栖息地的功能,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,区域内河流长32公里,上游水质基本保持在地表水标准三类水质以上,从刘官起下游监测显示水质常年保持二类水质,水清木绿,游鱼可见。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、通过近几年监测发现,目前公园分布有种子植物105科251属334种,动物25目62科134种。要求生长条件极高的具有代表性的水生植物-贵州车前草得以恢复生长,主要集中在浪塘段,生长面积不断扩大;随着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,大量动植物得以休养生息繁衍,特别是一些喜欢在沼泽地、滩涂和农田觅食田螺的鸟类,品种和数量逐年都在增加。值得一提的是,鸟类生物钳嘴鹳作为候鸟也从外地飞入湿地公园栖息,这是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现象。保育区内禁止游人进入,严禁一切破坏湿地自然资源的行为,包括偷砍盗伐、破坏栖息地、打鱼电鱼、捕杀鸟类等。
合理利用区位于旧州镇新桥至文昌阁段和刘官乡下新寨至罗陇段,总面积139.36公顷,占整体面积23.2%。旧州段主要以屯堡人的家乡江南水乡为原型,结合当地独特的屯堡文化,建设供当地居民及游人休闲游憩的滨河绿带山里江南,目前由安顺市城运投公司投资并独立经营,服从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的统一管理;刘官乡段则以现有的邢江园为基础,建设果品采摘、屯堡文化体验和滨水休闲的生态园。合理利用区将充分展示当地居民享受湿地建设带来的“大自然的回报”。
三、生物多样性
湿地公园植物资源较丰富、地理成份复杂多样,通过科研监测发现,湿地公园共分布有野生植物334种;野生动物134种,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。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水禽有钳嘴鹳,其主要分布在东南亚,中国首次发现于2006年云南大理,安顺最早发现是在东屯,现种群已达300-500只,具有较高的保护和观赏价值。
来源:西秀区文体广电旅游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