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岭:大山处处种药材 乡村振兴有“良方”
初夏,气温渐升,雨水充盈。为了赶在雨季前种下药苗,近段时间以来,关岭自治县各乡镇、街道纷纷进入“种药季”,因地制宜打造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,通过政府主导、基地示范、政策推广、技术服务,引导群众积极参与,让中药材产业多点开花,实现助农兴农富农的发展目标。
农户正在种植中药材天门冬
连日来,该县龙潭街道的百亩天门冬种植示范基地里格外忙碌,数十名工人每日俯身种药,垄地、培土、挖坑、栽苗、浇水……将株株天门冬幼苗一一种下,田间地头尽是人勤农忙的火热景象。
天门冬作为关岭自治县主要发展的中药材品类之一,具有滋阴润燥、清肺降火的功效,是一味能够药食同源的中药材。今年,在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的帮扶下,龙潭街道结合自身实际,在辖区许土村打造了百亩天门冬种植示范基地。
“今年在相关惠农政策的支持下,辖区监测户和脱贫户发展种植天门冬,每亩可获得补助2160元,每户可享受补助金额不超过2万元。”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远良告诉记者,种植天门冬管理便捷、风险较低,虽然生长周期较长,需三年才能成药,但经济效益可观,成熟之后亩产值可达到2万元至3万元。接下来将加强基地管护,通过基地良好的运行发展和示范带动,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。
新铺镇新龙村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
在新铺镇新龙村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,每天数十名工人抢抓农时种植药苗,让关岭另一味主要发展的中药材——何首乌在大山里安了“家”。
今年以来,新铺镇聚焦该县“三县一中心”发展目标,依托贵州省财政衔接资金的政策支持,采取“村集体+脱贫户+监测户+种植大户”模式,在辖区新龙村打造占地500亩的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,全部用于种植中药材何首乌。
“近年来,我镇都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产业富民的重要抓手,持续加大种植面积,不断推进品牌培育、品种培优,以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。”新铺镇党委委员、武装部部长何英彪表示,该镇后续将在中药材管护和销售上下足功夫,切实加强与县内龙头企业的合作,确保农户中药材种得下去、管得出来、卖得出去。
农户正在种植何首乌
在关岭自治县,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良好势头不仅仅局限于龙潭街道和新铺镇。今年3月,永宁镇积极打造百亩黄精标准化种植示范暨种苗育苗基地,大量种植多花姜型高杆不倒苗的黄精品种,产业周期为3年,成熟后每亩可产1.2万斤鲜品黄精;而在该县岗乌镇,则采取“茶药结合”的方式,在原有600多亩丹参、玉竹和黄精等品种中药材的基础上,新增100余亩的“茶药”套种的黄精;前不久,断桥镇占地500余亩的中药材头花蓼示范种植基地刚刚种植完毕,不仅与企业合作,订单稳定,还计划在全镇范围内推广种植中药材头花蓼2000亩。
近年来,关岭依托自身立体海拔气候,重点发展以何首乌、天门冬为主,丹参、桔梗、黄精、黄柏等为辅的道地优势品种,大力推进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累计规范化种植天门冬、黄精、何首乌、黄柏等10余个品种面积15000余亩,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17万亩,中药材产业已然成为该县强县富农的乡村振兴“新良方”。
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