牂牁镇:凉都好风物|牂牁江畔一抹甜

       了舌之所尝、鼻之所闻,在中国文化里,对于“味道”的感知和定义,既起自于饮食,又超越了饮食。
       酸甜苦辣咸,人间百味,能让人首先联想到喜悦与幸福的,非“甜”莫属。这是因为人类的舌尖能够最先感受到的味道就是甜,这种味道往往来源于同一种物质——糖。
      每年的12月初到次年三月底,是牂牁江畔甘蔗的生长期,也是村民卢善龙继一年的传统农忙季之后,再次忙起来的时刻。

640-3
村民采收甘蔗(黄瑶 摄)

       1976年,卢善龙出生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牂牁镇木城村。从记事起,他印象中最深刻的味道,便是甜。
“听我的祖辈、父辈讲,上百年前,古驿道从我们这里经过的时候,这里采用古法制作出的红糖就已经运出去售卖了。我也是从小耳濡目染,十几岁就开始跟着家里人一起制糖。”
因此,对于卢善龙而言,糖不仅代表着甜,更是一份割舍不下的手艺与事业。

640-4
榨汁(黄瑶 摄)

       “现在一共种了5亩左右的甘蔗,每亩的产量在一万斤左右。种的甘蔗都用来榨汁制作红糖,然后在本地销售,十块钱一斤。” 在轰鸣的机器声中,卢善龙娓娓道来。
“采收下来的甘蔗,一根根放入到榨汁设备中,榨出的汁水流入下面的沉淀池进行第一次沉淀。接下来,通过管道进入第一口大锅中,一边熬制,一边去除浮沫、多余水分,进行二次沉淀。”

640-5
过滤(黄瑶 摄)

       40多分钟后,前来帮忙的村民会将第一口锅中的甘蔗汁水用纱布过滤后,舀入第二口大锅中继续熬制。“也需要40分钟左右,期间还要不时舀走浮沫。”
此时,锅内汁水中的水分、杂质已经被去除一部分,汁水也逐渐清亮了起来。
“你看这第三口大锅,是不是明显小了一大圈。前两口都能装700多斤,这一口只需要装70多斤。因为水分去掉了,也不需要这么大的锅了。汁水在这口锅里再熬20多分钟,就可以舀到第四口锅中去了。”

640-6
清洗模具(黄瑶 摄)

       站在第四口锅前的村民,除了需要熬制、搅拌,还要随时观察汁水的情况。“如果不够浓稠,还需要重新舀回第三口锅中。”
随着水分的蒸发,第四口锅中的汁水已经呈现出很明显的红糖色泽,浓稠度也更高。
“再熬制20多分钟,就可以放入旁边这口小锅中搅拌、冷却。之后倒入模具进行冷却、切割,整个工序就算是完成了。这样制作出的红糖,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甘蔗的甜味、营养价值。”

640-8
冷却切割(黄瑶 摄)

       因为采用纯手工制作,卢善龙的家庭小作坊每天最多能熬制800斤红糖。“甘蔗采收得多的时候,24小时都在制糖。少的时候,每天也要做到晚上六七点。”
运作着小小的家庭作坊,卢善龙也有着大大的梦想。“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古法制糖,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。也想把规模扩大,让更多人品尝到我们这一份纯天然的甘甜滋味。”

640-7
品味甜蜜(黄瑶 摄)
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微凉都”

相关动态

2024年7月23日

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

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,隶属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,地处六枝特区西南部,东邻新窖镇、陇脚布依族乡,南连郎岱镇、 […]

2024年7月24日

六枝特区:四印苗跳花节精彩上演 感受民族文化盛宴

2月14日,大年初五,六枝特区四印苗跳花节在新窑镇桥梁村举行,来自贵阳、晴隆、六盘水等地的2000多名苗族同胞 […]

2024年7月24日

走进六枝关寨镇仡佬族“吃新节”

关寨镇仡佬族吃新节 “吃新节”是仡佬族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,每年农历七到八月间,新谷成熟将要收割时,仡佬族便会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