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龙镇:小小羊肚菌撑起“致富伞”

近年来,红花岗区海龙镇按照“抓党建、兴产业、强坝区、促增收”的工作思路,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,推行“优质水稻+”模式,实行“稻菌”水旱轮作,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,带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,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稳步向前。

在海龙坝区,数百座排列整齐的羊肚菌大棚蔚为壮观。尽管天气寒冷,但羊肚菌种植大棚内却温暖如春,种植户杨茂军正忙着查看羊肚菌的生长情况。
今年是杨茂军第一次种植羊肚菌,通过向其他种植大户学习,他掌握了种植羊肚菌的基本技巧。目前,他种下的羊肚菌长势旺盛,可以闻到菌丝淡淡的香味。
“第一年我向他们学习种植技术,然后就在村里面流转了点土地种了20多亩,目前来看,菌的长势还是可以的。”杨茂军说,只要加以精心管护,使羊肚菌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,很快就可以出菇采摘,带来好收成。羊肚菌营养价值高、口感好,市场前景广阔,加上海龙坝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羊肚菌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度、湿度条件,海龙镇还经常邀请农技专家、省外经验丰富的种植大户到现场指导,传授种植经验,使海龙坝区种出来的羊肚菌品质较好,基本上不愁销路,除了销往遵义周边区域,还远销浙江、广东等地。

“贡米坝区的羊肚菌种植差不多有700余亩,其中有30余户农户是自己在种植。每亩大概在300斤左右,每斤市值在80元左右,一亩地的收入差不多在两万四左右。”贡米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徐浩介绍到。

“小菌菇”发展成大产业,拓宽了富民增收的路子。海龙镇按照示范坝区建设相关要求,立足区域优势,在海龙坝区探索实施“村合作社+公司+大户+农户”的四位一体组织方式,做大做强特色产业,采用“稻+菌”轮作模式,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,不断推进坝区农业提质增效。

目前,海龙坝区主导产业有海龙贡米、蔬菜和食用菌。通过土地流转租金、坝区务工薪金、利润分红股金等利益联结机制,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,为强农业、美农村、富农民提供了持续有力的保障,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。

相关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