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盘水:绿色生态美如画卷

从城市到乡村,每一寸凉都热土都因绿水青山之变,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摇曳成景。

仲夏时节,在风光旖旎的六盘水国家明湖湿地公园,市民林芳正盯着倒影于湖面的蓝天白云,若有所悟地驻足、观赏。

生态至上,绿景凉都(供图:六盘水市委宣传部)

扬起左手,林芳捋了捋秀发,然后欠身蹲下,在那里仔细观察着湖里时而徜徉、时而嬉戏的鱼儿。

“嘘!不要惊扰他们。”林芳轻扯了一下自家小孩的衣角,示意她只能远距离观赏。

“这是鱼的家园,你看它们玩得多自在呀!”一会儿,林芳微笑着对孩子说。

“嗯!这里的水很清,风景很好,鱼儿玩得开心。”林芳的孩子回答道。

母女交谈的过程中,一群红嘴鸥在湖面上空盘旋着,随后径直朝附近的山林方向翱翔而去。

这番景象,让林芳和孩子颇感惊喜。她说:“我之前在互联网上了解到这里有红嘴鸥,没想到今天真的看到了。”

国家明湖湿地公园之林荫道

事实上,曾经“一业独大”的六盘水,在采煤数十年后,逐渐摆脱了对传统资源路径的依赖。这座因煤而建、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,在转型升级中已然蹄疾步稳,且焕发出了新时代特有的生机与活力。

厚植于绿,“领跑”发展的因素当数生态。在六盘水,一条绿意盎然的发展新路,正渐行渐远。

“十三五”时期,六盘水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决守住“发展、生态、安全”三条底线,着力推进“生态惠民、生态利民、生态为民”,共计完成林业投资237亿元,实现林业综合产值1320余亿元。

满眼见绿的水城区野玉海国际旅游度假区(姚咏/摄)

尤其自2017年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,六盘水市立足“统筹兼顾,全域发展;因地制宜,适地适树;以人为本,生态优先;突出特色,彰显文化;政府主导,群众参与”的“五大”原则开展工作,构建并完善了城市森林生态保护、林业经济、生态文化、管理支撑四大体系,实现了生态增量、林业增效、农民增收和城乡统筹,让绿水青山变成助推绿色发展的金山银山。

2022年11月2日,该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“国家森林城市”称号,为实现绿色发展、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。

建设在绿水青山之上的哒啦仙谷(供图:六盘水市委宣传部)

“致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期间,我们不断为‘两江’上游筑起了一道又一道厚实的生态屏障;进一步构建起了‘林城相融、林水相伴、林田相映’的多层次、多维度森林生态系统,逐步增强了市民的绿色体验感,真正实现了‘让森林走进城市,让城市拥抱森林’的发展目标。”六盘水市林业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许正波这样说道。

近两年来,六盘水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40.19万亩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4.91平方公里,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62.33平方公里,恢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685.05亩。目前,该市湿地保有量12.26万亩,湿地保护率稳定达60%。有各类型自然保护地18个。全市森林面积达922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到62%。

显然,青山环绕、绿水长流、天蓝土净已成为六盘水推动绿色发展所取得的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成果。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正呈现出“发展提速、投资增加、转型加快、形象提升、位次前移”的良好态势。

六枝绿色生态指纹(敖成权/摄)

许正波表示:“我们将牢牢守住‘发展、生态、安全’三条底线,采取更加有力、有效的措施,切实维护生态安全;持续抓好森林资源保护‘六个严禁’执法专项行动,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;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,进一步加大天然林资源保护和修复力度,形成生态功能完备、生物多样的林业发展新格局;积极探索推进林长制改革,全力巩固好‘国家森林城市’创建取得的成果,力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。”

另悉,六盘水还着力构建“大生态+森林康养”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,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,将“念好山字经、做好水文章、打好生态牌”与“同筑生态文明之基、同走绿色发展之道”结合起来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绿意盎然!凉都大地正悄然焕发出新生机(聂康/摄)

时下,行走在六盘水的青山绿水之间,空气清新、景色宜人,映入眼帘的是,一派美景渐次进入视野,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祥和之态。

 

来源:众望新闻

相关动态

2024年7月24日

相约凉都 欢乐避暑|牂牁“六月六”,双击“666”!

  晴隆的布依族同胞来了。 普定的布依族同胞来了。 水城的布依族同胞来了…… 7月10日,地处六枝特 […]

2024年7月23日

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

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,隶属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,地处六枝特区西南部,东邻新窖镇、陇脚布依族乡,南连郎岱镇、 […]

2023年8月11日

六盘水:守住一库清水——保华镇双桥水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掠影

 阳春四月,走进钟山区保华镇辖区内的阿勒河(双桥水库),入眼绿意盎然、处处生机勃勃,碧绿的水面犹如翡翠,依山而 […]